我盼减肥网

首页 > 减肥知识 > 瘦身方案  >  广州慢行空间示范区品质提升方案出炉,研究建议——机动车道瘦身,让道电单车 抹平路口高差,方便老年人

广州慢行空间示范区品质提升方案出炉,研究建议——机动车道瘦身,让道电单车 抹平路口高差,方便老年人

2023-05-17 07:28:06 发布者:我昐会员 凉颜 我要评论

 

原标题:广州慢行空间示范区品质提升方案出炉,研究建议——机动车道瘦身,让道电单车 抹平路口高差,方便老年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鹏程

非机动车怎么走?慢行空间怎么建?2022年,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了《广州慢行空间融合提升及特色示范研究》。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经过1年多的调查研究,项目团队目前已完成了慢行空间品质提升方案。该方案创新提出不同宽度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规则,并提出打造8类特色慢行示范区,以片带面推动全市慢行空间优化。

针对现状已在人行道上设置非机动车道的情况,研究建议在充分分析既有机动车通行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压缩既有机动车道宽度或者数量增设机非共面的非机动车道,供电动自行车通行,原人行道上的非机动车道作为自行车通道仅供车速较低的自行车通行,实现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物理分隔。非机动车道宽度达到国家标准的2.5米或以上时,可满足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同时通行。

此外,方案结合广州市儿童友好示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关注不同地区的主导特征,编制了地铁站周边片区、儿童友好示范区、健康无碍慢行示范区、文商旅慢行示范区、红色漫游路径、桥下空间活化、红线内外融合示范区、多道融合慢行示范区等8类示范区,从而营造独具广州特色的慢行空间。

8类慢行示范区,各有啥特色?

地铁站周边慢行示范区:中心城区以完善地铁步行接驳为主导,充分发掘和提升街巷空间,改善步行出行环境。优先保障连通地铁站的非机动车道网络的恢复。外围区重点保障地铁接驳非机动车通道的连续,尽可能保障非机动车通行空间。中心区以及外围区通过优化路口等待空间和路口过街通道与信号,完善地铁接驳慢行路径。做好地铁出入口周边步行道、非机动车道及停放场地的地面标线以及指引标志设计。

儿童友好慢行示范区:通过在通学路径上增加彩色铺装、图案等为学生提供趣味上学路;在路口增加儿童过街提示标志牌、警示灯、限速牌、彩色斑马线等保障儿童过街安全;通过挖掘学校周边用地潜力、错时设置道路临时停车区域、接送区域等满足接送的需求。多措并举打造“安全、童趣、宽敞”的儿童友好慢行示范区。

健康无碍慢行示范区:充分考虑病人、老年人等群体出行速度较慢、反应不及时等特点,通过路口增设二次过街设施、抹平路口高差;在天桥加装垂直电梯、手扶梯,增加连通地铁站与医院的风雨连廊等措施,从细微处实现友好无碍出行。

文商旅慢行示范区:通过凸显岭南文化元素、设置特色化标识系统等方式,构建串联历史文旅资源以及购物、餐饮、地铁站等节点的慢行游径。

红色历史文旅慢行示范区:通过红色要素选取、慢行道设置、导入本地文化元素、设置特色化的标识系统等方式,营造串联各红色文旅资源的慢行游径,增强慢行空间的红色历史文化体验感。

桥下空间慢行示范区:通过对桥下空间进行挖潜并加以利用,禁止停车和禁止搭建占用,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和服务设施。通过拓宽慢行空间,增设慢行服务设施,适当植入地方元素,提升景观、桥底空间亮化、营造活力场景等措施,盘活桥下空间,提升空间的活力与品质。

多道融合慢行示范区:选取示范片区,对慢行道、绿道、休闲健身步道等不同功能和特色的慢行空间进行“合一”规划,打破权属界限、空间和体制机制壁垒,形成完整、连续的慢行空间,打造“多链成网”的“多道合一”格局。

路内外慢行空间融合示范区:从“完整街道”的角度,对道路红线内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空间与道路红线外的建筑退距、路侧绿带等空间进行功能融合规划,将慢行交通设施、城市家具、城市配套设施等进行统一布局,推动路内路外慢行空间融合使用。

声音

是否有效?需要验证!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市政协常委欧阳智鸿对此认为,压缩既有机动车道宽度来为非机动车让道,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办法。老城区空间有限,再让机动车让道,一则不够公平,二来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会加重交通的堵塞。

市政协委员郑子殷认为,方案拟实现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物理分隔的做法有一定进步,但广州中心城区路窄车多,能否真正起到效果,需要验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分享:

    微信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